close



石碇位於台北縣東南邊, 東與坪林相連,西與深坑、新店、木柵相鄰。從台北來石碇會先經過深坑,每到假日,相較於深坑爆多的遊客,石碇的人潮是少的,但反而可以讓人放鬆精神,悠閒的走走看看很自在ㄚ。
深坑、石碇、坪林都有老街,深坑老街在整建後,整條街的建築變的精彩,但遊客的重點似乎都集中在吃吃喝喝,店家的帆布及攤位擋住了這些美麗的建築,很可惜ㄚ。坪林老街,可看的點不多,給我感覺就是還好,不過週邊的登山步道、茶葉博物館、觀音像等還不錯玩。至於石碇老街就顯得有特色多了,雖然老街不長,但很有味道,不見天街、吊腳樓、打鐵舖、石頭屋等,都各有特色。

  導覽地圖


寧靜的山城  純樸的鄉民

這是我對石碇的第一印象,今年(99)以來到過石碇二次,第一次是為了「藝遊未境」的戳章來到淡蘭藝文館,第二次是參加「石碇文化節」而來,二次都是半日遊,走訪了石碇幾個著名的景點,以下就我所見所食來個小小的介紹:

淡蘭藝文館
位於石碇交通要衝上,不論是開車或坐公車過來,一眼就能看到這棟建築物,雖然不是很華麗的大樓(利用舊公所大樓閒置的公共空間),但裡面的展覽卻很精彩,一樓除了提供資訊服務外,還有休息空間及多媒體視聽服務,二樓的特展區會不定期的展出石碇藝術家的一些創作品,我覺得內容很豐富也很棒。


 每次的展覽都很精彩


石碇老街
老街中以石砌橋墩所搭成的萬壽橋劃分了東、西兩街,西街的發展較早,多半房屋皆是土桷厝,高達二三層樓,是當時熱鬧富裕的象徵;東街以前則是乞丐的聚集住所,素有“乞丐寮”之稱。而目前東街的人口比例較西街多,並逐漸取代往日的西街,成為石碇最繁榮的地方。


  黑白照更有味道


吊腳樓
這應該是石碇最特別的建築吧,在石碇東街靠溪側的房子都用柱子支撐起來,這是過去居民為解決腹地狹小的問題所發展出來的特殊的建築形式。



不見天街
位於石碇東街的街道裡,因為房屋距離很近,鄉民為了充分利用空間,在街道的上方也蓋起了房子,成了名符其實的「不見天街」,走在其中,店家開的不多也沒啥光線,總有一股「老街深深深幾許」的感覺。



襪子娃娃專賣店
位於不見天街裡,一間以襪子來製作娃娃的小鋪。堅持純手工縫製,單一生產,絕無複製,每隻娃娃都有專屬編號,很是特別的店。



百年石頭屋
石頭屋建造於民國前六年,右邊的廚房則是數年後再建造完成。石頭屋原本是一間中藥鋪,故裡面有一些製藥器材及瓶瓶罐罐,還有一個收錢的櫃台,台面上有一長形的孔,據說是老闆收了錢後將錢投入裡面的小設計。屋內沿山壁開鑿一個防空洞,這可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擁有的哦。




百年打鐵店
具有百年歷史的遠光打鐵店,可是台灣僅存的傳統打鐵店,若你運氣好還可以見到老闆現場製刀的打鐵技術哦。






百年豆腐店
位於石碇東街的王氏豆腐店,是五代相傳的老店,其豆腐以傳統手工製作,不加任何的添加物,因此這裡的豆腐外觀略黃帶燒焦味,除了豆腐還有豆花、豆漿,是來石碇一定不能錯過的美食。老街上還有賣豆腐蛋糕、豆腐冰淇淋的店,如果不喜歡吃豆腐,來品嚐其他豆腐製品也不錯。



昭和太子樹
西元1923年,台灣尚處於日據時期,當年為接待日本裕仁(昭和天皇)以皇太子身分來台巡視,特別栽種的樹。



大小山豬石
位於烏塗溪中的兩塊石頭,外型酷似「山豬」,又因為大小兩塊石頭緊靠在一起,故稱作大小山豬石。
另外在照片中的高架是北宜高速公路的橋墩,它可是全東南亞最高的橋墩,高65m。



烏塗溪觀景橋及運煤橋遺跡
昔日的運煤橋,保留了磚石砌造的橋墩遺跡,橋墩上重鋪一小段運煤台車鐵道,及一位礦工推著煤車的雕塑景觀,以保存石碇採煤的歷史記憶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石碇是文山包種茶的重要產地、東方美人茶的原鄉。
石碇茶葉盛況空前時,石碇、汐止與竹東同被列為當時台灣的三大茶市。坪林產茶很有名,原來石碇也是ㄚ,我真是孤陋寡聞了。

 看到這個廣告看板,就衝著這句「碇是好茶」,愛吃茶的朋友ㄚ,一定要來給他品嚐一下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鄰近景點
馬告香腸
推,好食。雖然有點小貴。據說還有一間萬紫桂花香腸也不錯,下次來試試。



九寮坡農莊
很有名的一間餐廳,停車場滿滿的車想必是有口碑吧,也有不少自行車隊在這裡用餐。我是被門口的恐龍頭骨化石吸引而停下車來,進了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棟兩層樓的建築,古樸的味道,餐廳裡也收藏了一些舊時農家用的一些器材及木頭藝術、字畫墨寶等。下回找幾個朋友來打牙祭吧。




華梵大學
給我的感覺就是-怎麼這麼遠ㄚ,佛教學校一定要開在深山裡才能修行學習嗎?不過真是個很美的學校,雲霧飄渺有成仙的Fu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下次要來走淡蘭古道及皇帝殿岩陵,有興趣嗎?請洽本人專線……
ps: 皇帝殿向來以「一步稜線」及「恐龍背」著稱,想到要走岩稜就很屌阿。

  朋友們,一起來登山健行吧!!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oe 的頭像
    Joe

    ㄚ哉....

   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